五五中文

字:
关灯 护眼
五五中文 > 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> 1 赤脚两裙箱

1 赤脚两裙箱

  1 赤脚两裙箱 (第1/2页)
  
  康熙三十四年,夏。
  
  天还不大亮,黄米胡同陆陆续续来了许多携家带口,穿着新衣的人,里头不乏汉民。
  
  从顺治五年,内城归了八旗,汉人挪到外城,民旗又不让通婚后,黄米胡同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过。
  
  今日是正白旗杜家、小儿子杜容和的大喜之日,这些人不是来闹事而是来吃酒的。
  
  屋里屋外都在讨论婚礼中最引人注目的事——新娘的嫁妆。
  
  “楚家瞧着不显山不露水,没想到家里还有两分底子。”
  
  “我瞧着还有箱冬衣料子,整块儿的灰鼠皮,不便宜!”
  
  楚韵蒙着盖头坐在新房,听着院子里宾客打趣,想起在陕西乡下时,自己也曾跟着老太太吃过喜酒,见过许多平头百姓的嫁妆。
  
  宽裕些的无非一个首饰盒一个脸盆,两身换洗衣裳,更穷些,那就只有新娘人到婆家。
  
  即使楚韵是穿过来的,上辈子也经历过不少豪华婚礼,再看院子里的嫁妆依然要说——这些当真都是好东西。
  
  可惜,东西再好也不是她的。
  
  楚韵耳边响起出嫁前嫂子柯氏的话。
  
  柯氏:“别看杜家是旗人,说到底也是包衣奴才,比咱们家是尊贵些,放到外头,还不够看的,他们家不挑儿媳妇嫁妆。”
  
  楚韵要不是穿来的,还真让他们唬住了。
  
  什么旗人汉人,从古至今,是个婆家人就没不在意新媳妇嫁妆的。
  
  她嫂子这么说,只有一个意思——家里没钱给你置办嫁妆,你死了这条心罢。
  
  楚家自从楚父楚母去世后就没钱了,这是真的。
  
  楚韵穿过来五六年都和楚老太太在乡下种地、绣花过活,即使是满人的天下也同样讲究孝道。楚大拼着不孝的名头也要把老太太和亲妹子送回乡,足见他腰包干扁。
  
  可楚大能在家境困顿时仍能让杜家认下这门亲,楚韵便断定,这个大哥并没有穷到给亲妹子添几身袄的钱都没有,他不给只有一个原因——他不想给。
  
  然而这是什么世道,江南女儿奢嫁成风,天下人都跟着学,攀比婚俗屡禁不止,许多人家为嫁女儿一夜之间沦为赤贫,就是怕自己家在亲朋好友间抬不起头,楚大却连一个子儿也不想给妹妹花。
  
  楚韵是个冒牌货,心里并不在意楚大的感情,只是为原来的楚姑娘难过。
  
  好在世上仍有真心爱楚韵的人。
  
  楚老太太早为相依为命的孙女攒了一份嫁妆。
  
  两件银簪,两对素银耳环,两只戒指,加上棉袄夹袴、围裙裹腿林林总总也有十几二十件,里头还有件碎羊皮缝的“千张皮”袄子。
  
  直到临终才拿出来让楚韵一样一样点,为防东西被人贪了,老太太嫁妆单子做的是一式三份。
  
  一份在乡里,一份在楚韵手上,还有一份交给楚韵哥嫂。
  
  楚韵出了孝不得不独自上京投奔楚大那天,这些东西再加上她平日的旧衣裳,竟然也装了满满两大箱。
  
  这份嫁妆来之不易,既是老人的遗物也是她日后生活的底气,到京后楚韵多留了个心眼儿,进城先把东西寄放在当铺。她宁愿先折几个本钱,也要等看清楚哥嫂为人再做打算。
  
  不出所料,哥嫂对这个乡下土妹妹并没有多少优待,楚韵更是咬死了不吭声。
  
  直到杜家来人要嫁妆单子。她才当着杜家人的面把当票和赎银拿出来。
  
  在乡下,这是非常富裕的嫁妆,富裕到惹来许多素未谋面的叔伯要为楚韵说亲。在京城,这份嫁妆同样令人侧目,只不过看客的目光从艳羡变成了鄙夷。所以楚韵并不担心杜家会贪图她的东西。
  
  杜家不仅不贪她的,甚至怕她担心自己贪,接过楚韵的当票和银子后,次日还让大嫂闵氏过来宽慰她。
  
  闵氏生得一张圆脸,穿着长袍大褂,珠光宝气地进门,摸着楚韵的手笑眯眯地说:“咱们杜家怎么说也是吃老米的旗人,媳妇儿嫁妆不好看,爷们儿连鸟笼子都不敢提出去。家里知道你尽了力,可这么着,三爷在外头怎么抬得起头?”
  
  杜家想了个法子,他们打算掏钱弄一点嫁妆,对外假装是楚韵的,晒完了,给她留两件做添妆,其他还收走,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。
  
  人家把方方面面都想好了,楚韵还能说不行吗?
  
  不过听哥嫂说,杜容和好像没同意。
  
  具体怎么样楚韵不知道,反正从那天起,杜家便隔三差五便偷偷差人送锅碗瓢盆布料往楚家来,到楚韵出嫁时,楚家小院已堆了十几个箱子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