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03章:大明第一课,沈教习上线 (第2/2页)
说罢。
沈念走在小宦官们的中间,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课。
“夏桀,本名为癸,据说长得甚是魁梧,能伸钩索铁,手搏熊虎……”
“可惜,有才力而不为民,嗜酒好色,甚是残暴,筑倾宫,饰瑶台,殚天下之民力……”
“他曾自比太阳,将夏民比作月亮,认为只要日月在,夏王朝便在,你们可知夏民如何说?”
沈念突然提出一个问句。
然后环顾四周。
小宦官们听得入神,突然被问,纷纷摇头,表示不知。
沈念手指上方,扬起脑袋,装出一副愤怒的表情。
“夏民指着太阳咒骂道:时日曷丧,予及汝偕亡!”
“此话之意为:夏民希望太阳立即灭亡,他们不惜与之同归于尽!”
此番解释一出。
外加沈念夸张的表情动作,使得小宦官们都兴奋起来,眼睛都瞪得大大的。
他们最喜欢听的,就是这类底层百姓站起来反抗的故事。
紧接着。
沈念背着双手,边走边讲。
他讲了妺喜亡夏、商汤崛起、伐夏、建立商朝等一系列故事,最后又串到《汤誓》之上。
没有翻译《汤誓》。
但却将整个《汤誓》的精义都融入到了故事之中。
讲师的功夫,全在细节上。
语速、语调,眼神交流,肢体动作与表情的配合,自身情绪的感染力,对不同年龄段学子心理的揣摩等等,全需要经验和技巧。
而这些,恰好是沈念所擅长的。
二百多名小宦官们仰着脑袋,听得津津有味。
没想到,一位翰林竟能如此卖力气地为他们授课!
没想到,圣人经典竟能被解读得如此通俗易懂、诙谐有趣!
没想到,竟能听到如此声情并茂、别具一格的讲课方式!
没想到,上课竟能变成一种享受!
没想到,再看原文,其意已明白了七七八八!
……
眨眼间,一个多时辰过去了。
沈念走到讲台。
“今日便讲到这里了,若有疑惑,可相互答疑,三日后我再来上课,若仍有不通之处,可呈纸条问之!”
哗啦!哗啦!哗啦!
小宦官们同时站起,满眼感激地看向沈念,齐齐拱手,道:“沈教习慢走!”
沈念微微点头。
在走出内书堂的那一刻,他听到后面响起一道小宦官的声音:“咱……咱……遇贵人了!”
暂不论内容。
沈念卖力气地讲了一个多时辰,环环相扣,没有一丝停顿,这是内书堂其他教习没有做过,甚至无法做到的。
小宦官们想往上爬,最大的倚仗就是知识。
“呼!”
沈念不由得长呼一口气。
他讲得非常舒坦。
在后世,他这种“娓娓道来、寻因问果,肢体动作与表情丰富”的讲法算不得稀有。
但在“死记硬背,填鸭学习,棍棒教育”的当下,连万历小皇帝都要“先读《大学》十遍,次读《尚书》十遍,讲官随即进讲”的学习氛围下。
他这种讲法。
让小宦官们感受到了尊重,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巨大愉悦感。
沈念从这些小宦官的眼神里便能看出,他们对自己的讲课方式,甚是喜欢。
只要沈念坚持下去。
这些宫内的“小嘴巴”必会言沈念讲课之能,传到小皇帝耳中是迟早的事情。
沈念有自信。
论讲课技巧,特别是针对十六岁以下的学生,放眼整个大明朝,也就张居正这位两代帝王之师能和他掰一掰手腕,可能还掰不过他。
……
注:“皇上在东宫讲读《大学》《尚书》,今各于每日接叙讲学,先读《大学》十遍,次读《尚书》十遍,讲官随即进讲。”出处为张居正《日讲仪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