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未来的希望!齐云山袁灵冠 (第1/2页)
千年老妖,比起张凡料想的更加深不可测。
他曾为大敌,横拦在三尸道人的面前,日后证就纯阳无极的楚超然,于童年时几乎险丧其手,如今号称天下第一妖的厌王,在其面前也曾如丧家之犬。
千年老妖,如同一座天碑,挡在了日后名动天下的三尊大人物之前。
命运玄玄,人心难测。
天下第一,纯阳无极,妖中称王……这三人俱都是惊天动地的人物,可是在崛起的路上却遭惨败,那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,噙着怜悯之心,放过了他们。
他站在绝巅之上,等着后来者……
“千年老妖……他竟然是和三尸道人同时代的人物?真的假的?是同一个人?如果活到现在,那他的资历和年岁岂不是比超然真人还大?”
此刻,张凡的心中泛起了无数的疑问,紧接着,眼前光影如泡沫一般消散。
他顾不得不多,元神纵起性光,如同一道长虹,回归身窍。
呼……
张凡睁开双眼,长长吐出了一口气,无尽的疲乏感如同潮水般涌来,占据了他的身体。
“怎么样?你元神出窍一次怎么这么累?”方长乐走了上来,感觉到张凡身体的虚弱,不由皱眉。
元神离不开身舍,便如鱼儿离不开水源。
这也是道家讲究性命双修的缘由。
然而,越是强大的元神,受到的束缚也就越小,其过程更是受到时间,距离,环境等影响。
大士境界,元神生出性光,即便出窍十天半个月,离开肉身百里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。
以张凡的修为,出窍不过半个小时,活动范围就在秦家大宅,怎么变得如此虚弱。
“说来话长。”张凡摆了摆手,他自然不会暴露体内藏有三尸元丹的秘密。
无论在如何亲近的关系,这种秘密只能烂在肚子里,就算是亲娘老子也不能告诉。
当即,张凡岔开话题,将在偏厅遇见那躺在水晶棺材男人的事情说了一遍,至于关于千年老妖和三尸元丹则统统隐而不谈。
“活死人?”方长乐沉吟片刻,方才道:“按照你的描述,此人很有可能便是秦家上代弟子之中最为惊艳的存在……”
“秦王孙!”
“秦王孙!?”张凡若有所思,他依稀记得好像在江南省道盟的时候听谁提起过这个名字。
“我听门中长辈说,当年秦家王孙,天纵之姿,年纪轻轻便有小天师之称,才情冠绝半壁江南……”方长乐沉声道。
“他曾经代表齐云山拜访过我们茅山,也曾经作为徽州省道盟的成员,前来江南省进行工作交流……”
“我们茅山的许多长辈对于他的评价相当之高,说他有天师之姿,或许可以重新秦家先祖的风采,能于这一世再证天师大位。”
天师之姿,无论对于哪一位修道者而已都是极高赞誉了。
毕竟真正搞实修的,九成九都无法凝虚入静,元神觉醒,剩下的一成,大部分终其一生,也只能在气工打转。
高功境界,已是凤毛麟角的大高手。
至于天师,放眼天下道门也是传说级别。
“只是后来听说出了变故……”
说到此处,方长乐稍稍一顿。
“变故!?”张凡心头微动,好似猜到了什么。
“二十多年前,徽州省来了一个女人,手段高强,搅动风云,杀了齐云山不少弟子,秦家也受到了牵连。”方长乐道出来一段往事。
“后来秦王孙出手,和那女人斗了数场,虽然压了对方一头,却迟迟未能将其拿下,后来,两人相约在獠牙山再斗一场……”
“秦家听闻之后,瞒着秦王孙,邀约齐云山高手,在獠牙山布下天罗地网,就在两人斗到绝处,突然出手,便要将那女人拿下。”
言语至此,方长乐眸光微凝:“就在此时,那女人身后突然出现了一个帮手,一出手,便大杀四方,将秦家和齐云山高手统统斩尽……”
“秦王孙也从此成为了一个活死人。”
“你说狠不狠?”方长乐随口问道。
“狠……当真够狠……”张凡干笑了两声。
他自然知道,方长乐口中的那个女人便是他老妈,至于那个心狠手辣,不留活口的帮手就是他爹。
“秦家经此一战,元气大伤,当时的秦家家主,也就是秦王都的父亲也死在了那场大祸之中。”
秦家群龙无首,陷入了一阵子内乱。
当时的秦王都先是丧父,惊才绝艳的弟弟也成了活死人,他们这一脉彻底跌落,他隐忍了多年,卧薪尝胆,方才夺回大位。
彼时的秦家,先经大劫,又历内乱,早已不能跟全盛之时相提并论。
好在祖师庇佑,祖宗余荫,这一代弟子之中出了个秦明,算是个人物,年纪轻轻便成为齐云山传人,跟上京的白鹤观关系也极为深厚。
“原来还有这般爱恨情仇啊。”张凡感叹道。
早在二十多年前,他的老爸老妈便跟秦家结下了如此恩怨。
“哪来的爱?哪来的情?全都是仇,全都是恨好吧。”方长乐淡淡道。
秦家视那对男女为不死之敌,恨不能食其肉,饮其血。
“这么说来,秦明说的关乎上代人肖的事是真的了……跟老妈有关系……”张凡若有所思。
这时候,他反倒是沉下心来,不急着溜了。
“先睡觉吧。”张凡摇了摇头,疲乏感如同潮水涌来,眼皮子再也支撑不住。
这也就是他,换个人来,如此探索三尸元丹,元神早就耗干了。
“不跑了?”方长乐问道。
“静观其变吧。”张凡无力地挥了挥手,转眼便陷入梦乡。
……
次日,清晨。
张凡醒来,深吸了口气,世界在他眼中变得再次清晰。
每次疲累之后,一旦恢复过来,张凡便是龙精虎猛,更胜从前。
他隐约发现,三尸元丹似乎可以锻炼他的元神。
走出房间,来到院子,张凡一抬头,便看到了方长乐的身影。
“看什么呢?”
张凡走了过去,循着方长乐的目光,便见一位孩童,大约八九岁的模样,站在一颗大树下,抬着头,也不知道在瞧什么。
“那小子六点多就站在那里了,我都练完功,采完气,他还站在那里,都一个多小时了。”方长乐淡淡道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